【摘要】初盛唐干谒书信中经常出现"国士"这一概念,彰显了文人"平交王侯"的入仕心态。唐代以来,"国士"原初的任侠牺牲意涵渐渐隐退,而作为正史和散文中常见的尊衔,用以标举读书人入仕前的文武才华和道德品格。从概念史、制度史和文学史角度对"国士"心态加以阐释,可知:唐代干谒书信中"国士"概念源自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典故,科举与荐举为其提供制度依据,"国士"心态继承了"士不遇"主题辞赋传统的深层文学内涵。
【关键词】
《建筑知识》 2015-05-12
《中国医疗管理科学》 2015-05-12
《中国医疗管理科学》 2015-05-12
《中国医疗管理科学》 2015-05-12
《中外医疗》 2015-07-06
《重庆高教研究》 2015-06-30
《当代体育科技》 2015-07-07
《阅江学刊》 2015-07-06
Copyright © 2013-2016 ZJHJ Corporation,All Rights Reserved
发表评论
登录后发表评论 (已发布 0条)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